水稻丰收的科技密码
□本报记者李运海
霜降过后,我省沿黄稻区一片繁忙,水稻开始收割了。而在我省水稻主产区信阳,大部分水稻已收割完毕,再生稻刚进入收割期。
今年种水稻收益咋样?很多水稻种植户心中美滋滋的,因为今年的水稻产量高、收益好。
农业要丰产,良种良法是关键,科技对水稻丰收起着重要作用。
水稻丰收在望
10月24日,武陟县乔庙镇马宣寨村,收割机在快速地割稻。河南菡香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福军说:“今年虽然遭到严重水灾,水稻与去年相比减产,但亩产仍然超过1000斤。”
王福军今年68岁,是当地有名的农业“老把式”,菡香合作社今年种植水稻4000多亩,还带动周围农民种植10万亩。他自己建有大米加工厂和米醋厂,因此年年都收购附近种植户的稻谷。他说:“今年将以每斤高出市场价3分钱的价格收购稻谷。自己挣钱的同时,希望大家也都致富。”
高兴的不单是王福军,还有很多“旱改水”的种植户。
南阳市宛城区官庄镇的王清正、王磊流转4000亩土地,开始种植的是玉米,后来他们对土地进行整治改造、修建水利设施,改旱地为水田,引鸭河口水库的水改种水稻,今年的亩产超过1200斤。王磊说:“改种水稻改对了,今年虽然受灾,仍获得丰收。”
再生稻实现“吨粮梦”
对豫南来说,种植水稻最大的难题是受气候等因素影响,一年只能种一季,产量有限,收益不高。而今,再生稻让水稻种植户实现“吨粮梦”。
商城县鄢岗镇曹寨村共有耕地3800亩,过去一年种植一季水稻,亩产最多1400多斤,一亩地的收益在500元左右。2016年,村里试种再生稻100亩,结果头茬亩产达1260斤,第二茬亩产达700多斤,每亩纯收入超过1000元。
村党支部书记曹启铜说:“种植再生稻,实现‘吨粮梦’,群众种粮的收入大幅度提高,种粮积极性也高涨。”
信阳市和商城县都对种植再生稻给予补贴等政策支持,曹寨村从2017年起整村种植再生稻,并创下信阳市再生稻头茬亩产量超过1600斤的纪录。
“目前,信阳市种植再生稻超过40万亩。”信阳市农科院副院长、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信阳综合试验站站长刘祥臣说,农民需要高产提高粮食种植效益,国家需要高产确保粮食安全,但过去豫南一年种植一季普通水稻效益不高,种植两季水稻时间周期又不够,如今种植再生稻破解了这一难题。
良种良法助水稻高产
10月24日,在原阳县原武镇东娄庄村的一块稻田里,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省农科院粮作所研究员尹海庆正在掐穗选种。他介绍,“这块稻田种的是省农科院培育的新品种水晶三号,种子去年随载人航天飞船上过太空,是‘太空稻’。”
种子上了太空后有变化吗?尹海庆说,有两个变化,一是早熟了,生育期缩短;二是抗倒伏,“选种就选茎秆短的,更抗倒伏,易实现稳产高产。”
水稻要高产,良种良法是关键。与小麦、玉米相比,我省培育的水稻品种偏少,种植的大多是外省品种。但是,选出这些适合我省种植的外省品种,其中凝聚着我省农业专家的心血和汗水。
再生稻能够在信阳推广,得益于找到了合适的品种和种植模式的突破。省市两级农科院在信阳稻区试种了100多个品种,最终选出4个优质品种推荐给种植户。
正因为科技的突破,我省水稻种植升温,不少种植大户表示要种水稻。
目前,我省水稻种植面积已超过1000万亩,明年种植面积继续扩大是趋势。尹海庆表示,实现粮食丰产,种子是基础,要在加快新品种研发的同时,研究推广适合我省的栽培种植模式,在有条件的地方推广种植水稻,让农民通过种植水稻获得越来越高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