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期“科普中原·前沿科技讲堂”举办
大河网讯 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基因编程、太空探索……前沿科技的快速发展正在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4月23日,由河南省科协主办的首场“科普中原·前沿科技讲堂”在省科技馆举办,省科协党组书记尹洪斌出席并讲话,省科协主席吕国范主持活动,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李纪峰,二级巡视员冯爱萍出席。
清华大学教授刘云浩受邀以《万物相联万物生:具身智能与数字先行》为题,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解读了物联网与人工智能的发展,深入剖析了具身智能的内涵、前沿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和超级场景,为首场活动带来了一场内容丰富、充满前瞻性的报告。
尹洪斌在讲话时指出,加强前沿科技科普,是服务百姓美好生活的崭新途径,是推进科技人才跨学科交流的重要手段,是引导社会理解和支持科技创新、激发创新活力的有效载体,是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希望广大科普专家、科技工作者、青年学子、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稳步均衡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为中原更加出彩作出科普更大的贡献。
吕国范在主持活动时强调,“科普中原·前沿科技讲堂”是省科协认真贯彻落实新修订的科普法,主动适应科普工作新形势新任务,面向科技前沿开展科普的新实践。省科协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发挥自身独特优势,积极投身前沿科技科普,持续拓展前沿科技知识普及的覆盖面,以全民科学素质提升厚植创新发展沃土,赋能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来自省内高校、科研院所、高新企业等的首席科普专家、青年拔尖人才、青年托举人才代表,全省学会、协会、研究会代表和高校师生代表,省科协机关及直属事业单位有关同志等500余人参加活动。
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科学普及工作,出台了“科普十条”、《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条例》、“科创中原三年行动计划”等一系列加强科普工作的政策文件,完善了科创与科普“同等重要”的制度安排。省科协通过大力实施“科普中原行动”和“科普筑基惠民工程”“现代科技馆体系推进工程”,全社会、全产业、全媒体互动的“大科普”平台加快形成,科普人才队伍规模持续扩大,优秀科普作品不断涌现,科普活动蓬勃开展,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逐步提升,科普在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中的作用更加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