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科技项目

内蒙古乌海这个工作站 助葡萄种植新手“晋级”老把式

时间:2022-09-14 来源:科技日报

  ◎本报记者张景阳

  八月中下旬,内蒙古乌海市,樱桃树正值修剪、拉枝、定型的关键时期。乌海市科技局农社科工作人员主动与乌海市海勃湾区紫光园区的樱桃种植户进行沟通联系,询问在种植方面的技术需求和存在的困难。

  种植户骆全文表示,他们近期确实遇到了不少技术困难,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不方便出外进行学习,正为此事犯愁。乌海市科技局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积极联系乌海市乌达区绿农永胜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绿农永胜合作社)负责人、科技特派员郭永胜,并联合乌海市海勃湾区工信和科技局,由乌海市科技局副局长李江波带队,深入海勃湾区紫光园进行技术指导。

  跨区服务解决技术难题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乌海市海勃湾区气候干旱,风沙大,夏季气温很高,樱桃不容易成活。紫光园区引进樱桃种植已有两年多,但是引种的美早樱桃树多出现夏季猛长,枝条不封顶、授粉不均匀等问题,直接影响后期挂果及产量。而种植户缺乏种植经验,在修剪、拉枝、定型等环节更是束手无策,急需科技人员指导。

  在紫光园区的种植基地里,郭永胜对樱桃树花芽分化、枝条封顶、水肥管理、授粉、修剪定型等技术问题进行了详细讲解,并回答了种植户提出的各种问题。他表示,绿农永胜合作社的种植园随时开放,欢迎大家参观学习交流。经过郭永胜两个多小时的技术指导,困扰骆全文的问题得到了解决,与此同时,闻讯赶来的葡萄种植户也积极邀请郭永胜去自己的田上进行指导讲解。

  在乌海市,骆全文的种植基地与郭永胜的技术服务站分属不同的市辖区,但这并不影响科技特派员为种植户送技术搞服务的热情。

  “既然我有一些技术上的成果和经验,就应该分享给大家,最好是让全市的农业生产都受益。”郭永胜说。郭永胜近年来在樱桃、葡萄种植、管理等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作为科技特派员,他不但在乌达区开展科技服务与帮扶,还积极在海南区和海勃湾区进行科技服务,并带动多个葡萄种植户进行葡萄种植,设立示范点,受到种植户的欢迎。

  根据多年的种植经验,郭永胜还自己设计建造了26亩智能观光温室(以下简称智能观光温室),并申请了“一种防虫防沙膜结构”“一种新型大棚内遮阴设备”等多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经过两年多的种植试验,智能观光温室在葡萄种植方面具有省时省工、节电节水的特点,并可以将葡萄成熟期延后到11月,填补了10—11月水果市场的葡萄空档期。而作为葡萄科技示范种植基地,智能观光温室也为开展葡萄技术培训指导提供了场地和空间,为积极发挥葡萄种植示范带动作用提供了创新平台。

  以社建站创新服务模式

  2020年,乌海市科技局指导并助力乌达区绿农永胜合作社吸纳多名农业科技专家组建了绿农永胜科技特派员工作站(以下简称科特派工作站),并通过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备案。科特派工作站成立后,充分发挥专家团队的服务功能,在推广优质苗木、制定种植规程、开展科技培训、进行科技帮扶等方面积极开展工作,推动新技术、新成果转化落地。

  科特派工作站负责人郭永胜介绍,工作站现有种植基地300亩,其中日光温室117栋,大棚2亩,智能温室26亩,主要种植葡萄、樱桃、草莓、桃、西甜瓜等,种植基地常年为有意愿发展温室生产的农区居民、贫困户等开展实操培训,在关键生长季节,平均每天有十余人来种植基地学习嫁接、剪枝、施肥等关键技术,取得了较好效果。

  近两年来,海勃湾区紫光园区新建温室逐步增多,但经营者多数是新种植户,缺乏葡萄种植经验。科特派工作站从品种选择到新植葡萄管理、修剪等各个阶段,都会实地开展技术服务,不仅带动紫光园区种植温室葡萄50多亩,提升了种植户技术水平,也为种植户增产增收奠定了基础。

  “在带动农民巩固脱贫成果、增效增收方面,科特派工作站为刚脱贫的种植户无偿提供两栋温室,每户只出几百元的籽种钱,我们帮助安排种植小吊瓜、番茄、黄瓜、草莓等技术含量较高、经济效益稳定的瓜果蔬菜,指导种植户进行日常温室管理并帮助他们解决销售,目前所帮扶的农户全部实现增收,有的还成了种植能手。”郭永胜告诉记者。

  据乌海市科技局统计,近两年来,科特派工作站推广了大钵葡萄育苗技术、葡萄“T”字架型、葡萄轻简化修剪技术嫁接技术、水肥一体化智能管理技术、樱桃沾花保果技术等农业技术,以及反光膜补光、PO膜增光等材料;引进了阳光玫瑰、超级女皇、玉波2号、瑞都红玫等葡萄新品种;形成了沙漠地区日光温室樱桃引种与栽培技术应用研究成果1项、专利3项。

  乌海市科技局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他们将根据乌海市《优秀中青年科技人才助力乡村振兴专项行动方案》要求,继续带领工作站专家和技术人员,创新服务模式,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并通过“新品种+育苗+标准化配套+技术服务”的模式,以“集中培训+现场指导+基地实训+新媒体宣传”的方式开展技术服务。